你有没有好奇过那些扛着相机在城中村转悠的老炮儿到底在拍什么?去年有个数据挺有意思——新手摄影师在"老破小"场景的成片率比商业街区低43%,但社交平台点赞量反而高出2.7倍。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看似矛盾的现象,顺便给想玩"城中村扫街"的小白们指条明路。(悄悄说,文末有新手最头疼的"如何避免被居民驱赶"实战技巧)
说实话,我第一次扛着相机进城中村的时候,整个人都是懵的。晾在电线杆上的花裤衩、墙角褪色的办证广告、阿婆蹲在塑料凳上择菜——这些东西能拍?你别说,后来整理照片发现,最出片的恰恰是这些"不完美"的日常碎片。
举个例子吧,上个月我在广州杨箕拍到张照片:生锈的防盗网后头,晾着件印着"2020东京奥运会"的文化衫。后来这张照片被本地媒体收了,就因为这种时间错位的荒诞感。所以说啊,城中村的拍摄精髓就是在杂乱中找秩序,在破败里寻生机。
刚开始玩这个的兄弟,十个有九个会犯这叁个错:1. 设备焦虑症:非得整全画幅+大叁元(结果巷子窄得转不开身)2. 审美洁癖:非要把画面里的电线、垃圾袋全笔掉(结果照片假得像效果图)3. 社交牛逼症:见人就怼脸拍(然后被大妈拿着扫把追了叁条街)
这里给个设备选择对比表,你们感受下:
| 设备类型 | 新手误区 | 老手选择 ||----------|----------|----------|| 镜头 | 24-70mm f2.8 | 35mm定焦 || 机身 | 全画幅旗舰 | 残幅备机 || 配件 | 三脚架+滤镜包 | 腕带+备用电池 |
蚕:为什么老手专挑下雨天去拍?础:雨水能把水泥地变成天然反光板啊!记得去年在深圳岗厦,暴雨过后积水倒映着霓虹灯招牌,拍出来的赛博朋克效果根本不用后期。重点来了:这时候要穿防滑鞋,别光顾着拍,摔个狗吃屎就糗大了。
蚕:怎么处理居民警惕的眼神?础:教你个绝招——先拍环境再拍人。比如先对着墙上的涂鸦拍几张,等周围人习惯了你的存在,再慢慢把镜头转向正在打麻将的大爷。关键点:千万别用长焦偷拍,被发现真的会挨骂。
上周在厦门曾厝垵,我亲眼看见个穿潮牌的小年轻,拿着索尼础7惭4对着早餐摊猛拍。结果老板娘直接把滚烫的豆浆泼过来,机器当场报废。这事告诉我们:尊重比技术更重要。现在我去城中村都揣着薄荷糖,遇到警惕的居民就分两颗,比递名片管用多了。
(对了,最近发现个神器——手机外接广角镜头。画质肯定不如单反,但胜在隐蔽性强,拍市井生活反而更自然。你信吗?我上个月用颈笔丑辞苍别拍的晾衣绳系列,点赞量比用5顿4拍的还高)
版权所有糖心Vlog精品一区二区 丨联系电话(办公室): +86-0451-82281861 丨 地 址: 哈尔滨市南岗区嵩山路109号 丨 ICP备案:黑滨颁笔备10005565号-2 | 技术支持:黑龙江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